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

集团新闻

GE星体育20可持续金融综述

发布日期:2023-05-06     浏览次数:

  E星体育原创 HGFI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 收录于合集#绿色热点 10 个 #金融行业 11 个 #二十国集团 1 个 #ESG 8 个 #可持续发展 14 个

  二十国集团(G20)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在推动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G20在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方面的推动历程如下:

  2016年,中国作为G20主席国,力推绿色金融理念,倡导成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支持全球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研究小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共同主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担任秘书处。当年,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发布了2016年度《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

  2017年,德国担任G20主席国,决定继续讨论绿色金融议题E星体育,并发布《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

  2018年,阿根廷担任G20主席国,决定延续绿色金融议题,但为纳入增加就业和减贫等更多可持续发展因素,决定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扩展为“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核心议题仍然是绿色金融。当年,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发布2018年度G20《可持续金融综合报告》。

  2019年-2020年,由于种种原因,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取消,相关工作机制中断,未发布相关报告。

  2021年,意大利作为G20主席国,推动重启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E星体育。2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正式同意重启,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任联合主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任秘书处。4月,在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上,与会国同意将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升级为工作组,成为常设工作机制。10月,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SFWG)发布了《2021年G20可持续金融综合报告》,并推出《G20可持续金融路线领导人峰会批准了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的《2022年G20可持续金融报告》和《G20转型金融框架》。

  2023年,印度作为G20主席国,提出可持续金融领域的三大核心议程:进一步发展气候融资、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提供融资和能力建设。

  从2016年中国作为G20主席国首倡成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到2018年阿根廷作为G20主席国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扩展为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再到2021年意大利作为G20主席国将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升级为可持续金融工作组(SFWG),二十国集团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主要工作成果汇总如下:

  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主要任务是识别绿色金融发展所面临的体制和市场障碍,并在总结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提升金融体系动员私人部门绿色投资能力的可选措施。

  报告明确绿色金融的定义、目标和范围。研究工作主要涉及五个领域,包括银行业、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这三个专门领域,以及风险分析和指标体系这两个跨领域问题。

  1E星体育、为鼓励金融业开展环境风险分析,报告提出了五项可选措施:提升对环境风险分析重要性的认识、改善环境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鼓励公共机构评估环境风险及其财务影响、评估并明确金融机构在应对环境问题方面的责任、加强金融业环境风险分析的能力建设。

  2、为改善公共环境数据的可得性和可用性,报告提出了四项可选措施:推动环境风险分析和环境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的共享、改善公共环境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支持联合国环境署和经合组织开发公共环境数据指南、各国在国内推动支持金融分析的公共环境数据共享。

  报告三个议题包括为资本市场创造可持续资产、发展可持续PE/VC、探索数字科技在可持续金融中的运用。

  1、关于为资本市场创造可持续资产,报告提出,为拓宽可持续项目的融资渠道,可通过灵活运用绿色债券、绿色担保债券、资产支持证券(ABS)、房地产抵押支持证券(MBS)和担保贷款凭证(CLO)等工具E星体育,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可持续项目融资或再融资提供新的渠道。

  2、关于发展可持续PE/VC,报告建议,推动设立可持续企业孵化器/加速器、鼓励现有PE/VC管理者考虑可持续性目标、支持绿色示范项目、开发多元化PE/VC产品等。

  3、关于探索数字科技在可持续金融中的运用,报告建议,进一步提升对数字技术应用于可持续金融的机会和风险的认知,探索相应的监管措施,鼓励对绿色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项目投资。

  报告从绿色与可持续金融标准、环境信息披露和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等三个方面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对可持续金融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提出了可持续金融发展路线、提升全球可持续金融界定标准的可比性与一致性(5项行动);

  报告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建立转型金融框架、提高金融机构净零排放承诺可信度、发展可持续金融工具以提高可得性和降低融资成本。

  1、关于转型金融框架,主要目的是促进金融业支持高碳排放行业向低碳和零碳转型。框架包括五个支柱及其应遵循的22条原则,分别是:对转型活动和转型投资的界定标准(7条原则)、对转型活动和转型投资的信息披露(6条原则)、丰富和创新转型金融工具(3条原则)、制定和完善各类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3条原则)、公正转型(3条原则)。

  2、关于提高金融机构自愿净零排放承诺的可信度方面,针对金融机构和企业提出的碳中和目标缺乏约束和第三方核证机制的问题,为提高相关净零排放承诺的可信度,确保金融机构切实履行相关承诺,工作组提出了若干建议。

  3、关于发展可持续金融工具方面,工作组面向多边开发机构、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和国内金融机构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包括进一步开展能力建设、鼓励多边开发机构设立风险担保机制、制定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运用数字科技降低融资成本等。

  可持续金融的发展,披露原则、框架是关键。基于相同或类似的原则、框架,开展透明的披露工作,方可实现不同地区的可持续金融的相互认可。目前,全球的可持续金融披露框架众多,相互之间不断融通,有利于可持续金融的全球均衡发展。

  当前,在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方面,各方推出一系列的披露指南、原则、倡议、框架和规则等,影响比较大的倡议和机构包括气候披露准则理事会(CDSB)E星体育、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等。

  2021年,G20发布《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确定支持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在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披露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基线标准,指导企业开展可持续相关信息披露。最新消息是ISSB已就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FRS SDS)深入开展相关工作。2023年2月,ISSB完成了《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征求意见稿的重新审议,并确定这两项准则将在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内生效。

  第一类是以联合国为发起机构的可持续金融框架,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等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负责任投资原则(PRI)、负责任银行原则(PRB)等。

  第二类是以政府间组织发起的可持续金融框架,主要包括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推出的G20相关原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工作机制(全球130多家中央银行、监管机构和观察员机构组成)、“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中国和英国为主)、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框架(TCFD)(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等。

  第三类是第三方机构或企业发起的可持续金融框架,主要有气候债券标准(CBS)(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绿色债券原则》(GBP)(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赤道原则(EPs)(花旗集团、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与西德意志银行等跨国银行)。